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超5万师生收看!碳研院举办韶关首场“博士课堂”
2023-04-12 21:00:04

闻到花香,我们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加快呼吸频率?

嗅觉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我们的鼻子除了辨别气味还能做什么?

嗅觉异常是疾病产生的信号吗?

......

4月12日,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简称碳研院)联合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了韶关市首场“博士课堂”科普活动,活动主场位于东岗小学,全市各县(市、区)小学4至6年级超过5万名师生同步收看线上直播。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胡昱博士以《你不知道的嗅觉》为主题,为孩子们揭开嗅觉系统的神秘面纱。

其他学校线上同步观看直播部分截图。

 

好奇心是科学探索的原动力。“人的感知觉有什么?”“除了人,还有什么动物是有嗅觉的?”胡昱以两个问题开场,递给同学们一把进入嗅觉科学研究世界的“钥匙”,小朋友们踊跃举手,争先恐后地回答着。

胡昱针对同学们采用了较轻松的表达范式与语言风格,结合综艺中的趣味实验及前沿科学理论视频,抽丝剥茧出最精髓的科学知识,帮助小朋友们培养创新思维与思考能力

 

通过综艺《拜托了冰箱》中“蒙住眼捏着鼻,喝汽水会尝不出味道”这一视频片段,胡昱向同学们讲解道,鼻子其实是大脑的外延,嗅觉系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参与味觉系统的工作。

 

结合嗅觉系统解剖形态示意图,胡昱向孩子们介绍了嗅觉受体及嗅觉神经元概念,深入讲解了嗅觉系统的工作流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以极高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回应着老师。

嗅觉的基本功能在于辨别气味、趋利与弊害,除此之外还具有调节压力与神经退行性疾病预防功能。胡昱告诉同学们,研究表明帕金森及阿兹海默症病人在发病前期会出现嗅觉减退等异常现象,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嗅觉系统的检查提前预防此类疾病。同时,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关注鼻腔护理小知识,注意鼻腔卫生问题。

 

“大脑里有多少神经元?”“大脑如何分区?”“我们闻过的气味为什么能够记得住?”“鼻子为什么会生病?”......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对脑科学领域的问题充满兴趣,继续不断地“追问”着胡昱。

 

胡昱总结表示,“脑科学是一门浩瀚的学科,存在着许多的未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不断地探索前行,也希望能够通过科学课程打开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窗口,面对充满未知的世界保持一颗积极探索与钻研的心。”

科普工作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浩繁工程。此次活动是碳研院引入中科院高端科普资源、促进韶关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探索。未来碳研院将继续以优质的科普活动为孩子们种下科技启蒙的种子,为青少年的成长筑牢坚实的“价值底座”,让青春绽放科技创新之花。